中文 / EN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媒体及新闻

指南共识 | 中国路易体痴呆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2-07-01


路易体痴呆(DLB)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波动性认知障碍、帕金森病(PD)样症状、反复生动的视幻觉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DLB的患病率占整个痴呆人群的3.2%~7.1%,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神经变性病性痴呆。


病因及发病机制


DLB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尚未明确。病理提示路易小体中的物质为α-突触核蛋白和泛素等,异常的蛋白沉积可能导致神经元功能紊乱和凋亡。但是,α-突触核蛋白和泛素的沉积机制仍有疑问,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假设:α-突触核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折叠错误和排列混乱,引起神经细胞受损;载脂蛋白E4已被多项研究确定为DLB进展的最主要的遗传危险因素,此外,SNCA和GBA等基因的突变可能是DLB的重要危险因素。


病理学评估和标准


路易小体的病理标志主要是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成低聚体和原纤维,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细胞。随着疾病的进展,路易小体遍布脑干,它们弥漫分布于大脑皮层,并深入边缘系统(海马和杏仁核等)、黑质或脑干其他核团(见表1)。


640.png

评估、诊断及治疗


诊断DLB的必要条件是出现痴呆,即出现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且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患者的正常的社会和职业功能。有时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视觉功能的损害可能会早期出现,却并不一定出现显著或持续的记忆功能障碍,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记忆障碍会变得非常明显。近年提出了前驱期DLB概念,其核心症状即主要是轻度认知障碍、谵妄和精神发作,见表2。


640 (1).png

生物标志物


  1. 指示性生物标志物


(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或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扫描(PET)成像显示基底节中多巴胺转运体摄取减少。


(2)123I-MIBG心肌扫描成像异常:123I-MIBG心肌闪烁显像可定量节后交感神经支配,其在路易体疾病中摄取减少,常用于区分可能的DLB和可能的AD,使诊断的灵敏度(69%)和特异性(87%)值分别上升到77%和94%。


(3)显示REM期肌肉弛缓消失:如果PSG显示痴呆患者或有RBD病史患者的REM期肌肉迟缓消失,α-突触核蛋白病发生的可能性高达90%。


 2.支持性生物标志物


(1)CT/MRI扫描中相对保留的内侧颞叶结构:与DLB患者相比,AD患者的内侧颞叶结构萎缩程度更大,尤其是海马,而DLB的内侧颞叶相对保留。


(2)SPECT/PET灌注成像/代谢扫描显示普遍低灌注或低代谢氟脱氧葡萄糖-PET成像显示枕叶活性下降,伴或不伴有扣带回岛征(指后扣带回活性异常增高)。


(3)脑电图出现显著的后部慢波:对脑电图进行定量分析,DLB患者出现显著的后部慢波,且在前α波和θ波之间呈现周期性波动。


(4)其他成像生物标志物:以匹兹堡化合物B为示踪剂进行PET检查临床诊断为DLB的患者,其Aβ淀粉样物分布与AD类似,DLB的额叶、顶叶、楔前叶和扣带回后部均可见淀粉样物沉积,而PD合并痴呆患者的淀粉样物沉积较少,这些研究说明,淀粉样物沉积可能加重DLB的痴呆,但对于其疾病的性质影响甚微。但是,成像可能与内侧颞叶萎缩一起发挥重要作用,作为DLB中AD病理共存的关键指标,可预测临床表型和进展。


实验室检查


可以提示某些痴呆类型的风险,常规的痴呆检测项目包括生化全套、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及维生素B12水平等。近年来对AD和DLB患者的脑脊液研究发现,AD患者脑脊液tau高于DLB,两者均高于正常值;AD患者脑脊液Aβ42水平单独下降,而DLB伴随脑脊液Aβ38、Aβ40和Aβ42水平的下降;α-突触核蛋白检测对区分DLB和AD有意义。


PD痴呆和DLB的鉴别要点


临床上DLB的鉴别诊断较难,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PD痴呆(PDD)和DLB的交叉重叠仍是难点,现从临床症状和检查中进一步鉴别两者之间的差别(见表3)。

                                                                                                                                                

 表3 PDD和DLB的鉴别要点

640.png



DLB的治疗


DLB是仅次于AD的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性痴呆,面对急剧的病情恶化,很多DLB患者容易出现如谵妄的精神状态的恶化,而多巴胺能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会对认知和行为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混乱和精神疾患。所以,DLB的药物治疗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


  1. 药物治疗


(1)认知药物治疗:最近的荟萃分析显示,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可以改善DLB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在英国,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作为DLB的一线治疗药物,且利斯的明贴剂的胃肠道反应比卡巴拉汀的不良反应小;在日本,仅多奈哌齐是DLB的一线用药。加兰他敏虽然也是ChEI,但其在DLB患者中的有效性证据较少。美金刚对DLB和PDD患者均可改善整体状况,尤其是在注意力和延迟记忆方面得到改善,在认知方面辅助ChEI可获得更明显的效果。


(2)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药物治疗:DLB患者除了认知功能下降之外,也常伴有谵妄、焦虑、抑郁和行为异常等精神行为症状,轻度患者无须治疗。研究发现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使患者的淡漠、妄想、抑郁和幻觉得到了改善,且多奈哌齐比卡巴拉汀效果更好。美金刚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拮抗剂,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AD患者,但尚未批准用于治疗DLB和PDD。喹硫平的耐受性高,可以明显减轻DLB患者的BPSD,但是可能加剧运动功能恶化。奥氮平可控制DLB精神病症状,且不会恶化PD样症状,为了预防精神症状的出现,服药应从少量开始缓慢增加,以控制症状的最低量开始。利培酮与多奈哌齐联合治疗DLB患者的BPSD有效,但大多数行为异常的DLB患者对利培酮的耐受性差,停药率高。氯氮平对PD的精神样症状有效,但尚未对DLB患者使用该药物进行针对性的试验。有关DLB抑郁症状治疗的证据较少,所以与痴呆的相关抑郁的一般建议相一致,DLB可选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米氮平,以个体患者的耐受性和反应为指导进行选择。


(3)运动症状的药物治疗:对于DLB患者的PD样症状,左旋多巴可改善约32%~50%的DLB患者的运动功能,为了预防其幻觉和精神症状的不良反应,需从小剂量开始,联用唑尼沙胺时效果较好。金刚烷胺虽然可用于治疗PD样症状,但是,金刚烷胺治疗后会出现严重的幻觉,故治疗过程中应慎用。同时为防止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应尽可能避免苯海索等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


(4)RBD的药物治疗:对于治疗RBD,氯硝西泮虽缺乏RCT结果,但是大量病例对照的病例系列结果证实氯硝西泮的功效。在小型开放性试验中,褪黑素改善患者的症状且PSG显示RBD活动减少,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较高。


(5)自主神经症状药物:DLB患者的自主神经症状与疾病进展和生存期有关。但是,尚无用于治疗的证据基础。盐皮质激素如氟可的松、α受体激动剂如米多君以及右旋多巴可用于治疗PD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便秘是DLB患者的常见症状,可服用番泻叶缓解;泻药、柠檬酸莫沙必利及多潘立酮等治疗肠胃蠕动障碍。


 2.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干预措施有可能改善许多与DLB相关的症状和功能障碍,但尚未对其进行系统评价。非药物疗法包括物理和作业疗法、锻炼、社交、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强光疗法、环境改善、音乐疗法和其他潜在的替代疗法。BPSD可以加速疾病进展,改善生活和社会环境可以降低BPSD的患病率,并减缓DLB的进展。对于新出现严重BPSD的DLB患者应排除感染、脱水和代谢紊乱等并发症。使用眼镜或助听器改善视力和听力,以减少幻觉和跌倒。减少环境的影响因素,如铺防滑地板,清除人行道上的杂物和使房子变亮等都是预防跌倒的实用策略。物理疗法,如伸展运动对头部和其他部位的保护,保持平衡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应避免姿势突然改变,大量饮水并在必要时穿医用弹力袜。一般而言,营养干预措施(例如摄入富含不溶性纤维的饮食)可以缓解便秘。因此,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非药物治疗DLB有效性的系统分析。


执笔


马凌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专家组成员姓名单位(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曹云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杜怡峰(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刚宝芝(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纪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郭燕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贾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刘帅(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


李延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李旭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刘艺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吕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孟新玲(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牛建平(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宁玉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彭丹涛(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


沈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孙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王刚(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肖卫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郁金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岳伟(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


章军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张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张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张振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文献来源: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路易体痴呆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12):1473-1484.


【声明】

本站所有发表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应用及治疗方案建议。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联系邮箱:min.wang@thxysw.com


邦恩泰(山东)生物医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3 邦恩泰(山东)生物医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62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