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媒体及新闻

向阳而生,继往开来——颈部创新药企业的转身之路

2023-05-22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同写意,作者陶秋骋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又是一年财报季来袭,截至2023年4月底,国内的一众创新药企业纷纷披露了自己2022年的年报和2023年的一季报,从业绩表现来看,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按照媒体和投资者的主流评价体系来划分,国内的头部创新药企业被定义为Big Pharma和BioPharma,全国加起来可能不超过10家;一些日常宣传较为低调,整体实力不俗,创新管线处于蒸蒸日上状态的企业可以被视作“颈部”创新药企业,虽然暂时处于第二梯队,但随时可能跻身到第一梯队中;后续处于腰部和尾部的创新药企业较为尴尬,有些是处于企业发展早期,管线尚未有重大进展;有些是企业发展战略制定错误,me worse药品的上市导致企业营收和利润不及预期,市场也逐渐对其失去信心;有些则是企业沉浸在昔日的荣耀里,迟迟未有新动作,导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逐步掉队……


国内创新药企业梯队分布图

image.png



市场的目光大部分都聚焦在Big Pharma和Biotech上面,业内人士纷纷讨论恒瑞医药面对集采时的“转型阵痛期”、石药集团“稳步增长”、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头对头挑战成功”、康方生物“依沃西天价出海创纪录”……


却忽视了还有一批“老牌”创新药企业,尽管低调,实力却不容小觑,于无声处见真知,在不知不觉间摘下了创新药的硕果。科伦药业子企业科伦博泰License out 7款ADC;丽珠集团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获批(国内首家曲普瑞林长效缓控释制剂);信立泰角逐DPP-4赛道,苯甲酸复格列汀片申报NDA;海思科环泊酚逐步放量,打造麻醉药领域的me better……


国内逐渐崛起的颈部创新药企业中,有相当多的企业走的是“仿创结合”道路。在过去,不少制药企业依靠一款或多款核心产品“一招鲜吃遍天”,这其中又有不少产品是仿制药,制药企业依靠“首仿”策略率先将产品推上市,同时快速推动商业化进程,组建销售团队做好市场教育,早期的制药企业凭借“首仿+销售”的商业模式“野蛮生长”,在其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占山为王”,没有特别大的竞争压力,也逐渐丧失了创新的动力。尽管2010年开始,“仿创结合”的声音就已经在业内不绝于耳了,可真正有所行动的制药企业并不多。一直到2018年,行业发生了重大洗牌,众多制药企业才惊觉,再不走“仿创结合”的道路,就要被时代所淘汰了。


2018年标志性的事件便是 “4+7集采”试点。集采政策的实施,彻底颠覆了医药行业的发展逻辑。许多制药企业过去的“单品打天下”时代一去不复返,不少制药企业在过去过于依赖核心品种,依靠某个王牌仿制药或是十几年前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来维系自身生存,基本上没有动力去做创新药。集采过后,由于老品种的价格急剧下跌,严峻的竞争形势不得不倒逼制药企业开始走上创新药道路,不少原料药企业开始转型CDMO业务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老牌制药企业开始痛定思痛,通过内生(自主研发)+外延(License in)模式开拓管线。


一众制药企业都经历了行业洗牌和产业创新升级的阵痛期,有的企业迎难而上,逐步走出了阵痛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有的企业就此沉沦,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不知所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放眼当下,以科伦药业、丽珠集团、信立泰、海思科等颈部创新药企业已经脱颖而出,站在时代的浪潮中勇往直前。



1、科伦药业



作为大输液龙头,如今的科伦药业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创新研发技术平台,产品多元化,打破了市场对“单一领域”型制药企业的偏见。


在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科伦药业的成绩斐然。在对外授权方面,2022年项目A、B、7个ADC 3次授权协议总额近118亿美元。2023年,项目A、B协议生效、研发资助、技术转移付款仍有待付款项;7个临床前ADC部分进入临床,项目A(TROP2)有望联合K药开展多MRCT,继续触发里程碑;在创新研发方面,核心品种SKB264(TROP2-ADC),TNBC进入3期,联合K药国际多中心篮子实验患者已入组;A166(HER2 ADC)乳腺癌提交NDA。


科伦药业主要创新药管线进度


image.png

资料来源:科伦药业年报、浙商证券



作为科伦药业的基本盘——输液、制剂、原料药稳中有进。输液:疫情放开后,重症增加+就诊量恢复,促进输液使用,短期发货量显著增加;结构优化,密闭式输液量占比提升,利润持续增长;制剂:利空出清,仿制药大单品已集采,每年获得多个批文,首仿、高仿储备丰富,增长动力强;原料药:抗生素中间体基本盘稳定,合成生物学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等项目将落地,贡献业绩增量。


回顾公司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科伦药业自1996年成立以来,历经大输液包装升级、限抗、环保&GMP标准提升、一致性评价&集采、创新药市场化改革等政策背景,迈过了大输液产品升级期(2003年可立袋推出到2012年限塑令执行)、川宁建设期(2010年川宁成立到2018年满产盈利)、创新药研发投入期(2013年科伦研究院一期投入使用到2022年8月与默沙东达成创新药独家许可合作)。科伦药业从大输液起家,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积极走出“舒适圈”,开辟新战场,押注两大热门赛道——ADC(科伦博泰)、合成生物学(川宁生物),取得了令市场惊艳的成绩。


科伦药业市值变化复盘


image.png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



面对集采,科伦药业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一般情况下,集采中标前该品种收入金额越大(占公司总收入)、市占率越高(占全市场销售额),该产品集采中标后第二年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的负面影响越大;在已经开展的七批全国带量采购中,科伦注射用帕瑞昔布钠、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在集采前收入相对较大,对公司收入影响较大,除了这两个品种外,大部分品种的中标金额大于公司集采中标签销售额,科伦药业依靠强大的产品集群顶住了集采压力。


科伦药业部分销售产品竞争格局分析


image.png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


集采已经进行了8轮,对于制药企业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逐步递减,“优胜劣汰”是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谁能适应游戏规则,谁就能在牌桌上继续生存下去。科伦药业是典型的在稳住业绩基本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领域,在不断变革的创新药行业中寻找自己的适应路径。




2、丽珠集团



相较于长情于大输液领域的科伦药业,丽珠集团则是一个“随机应变”高手,每次站在行业变革的重要时点上,丽珠集团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无论是在仿制药、创新药的品种选择上,还是在相关适应症的布局上,丽珠集团都选择了一条在当时看来颇为不易,事后看来无比正确的道路。作为一家经营时长超过30年的“老企业”,丽珠集团一步一个脚印,历经数次变革,最终成为国内创新药企业的中流砥柱,向着500亿的总市值目标逐步迈进。


丽珠集团创新药艾普拉唑是新一代PPI制剂,近5年来实现快速放量,销售规模持续突破新量级。即将上市的预防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新适应症有望在重症领域打开新空间。艾普拉唑针剂和片型在样本医院销量占比分别为11%和3%,在医院渗透率和产品使用量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相较于经典老药奥美拉唑,艾普拉唑可与氯吡格雷联用,在该领域取得了独特优势。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上市及医保纳入情况

image.png

资料来源:东海证券

image.png

资料来源:东海证券



丽珠集团在促性激素领域布局多年,产品管线丰富,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在中药领域公司拥有86个中药品种批文,其中包括21个独家品种,公司在原料药领域布局多年,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端品种,进军海外高端市场,近年来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都显著提升。


公司艾普拉唑钠新适应症、布南色林片、盐酸鲁拉西酮片均已报产;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前列腺癌适应症已上市, 高壁垒制剂亮丙瑞林微球凭借优秀的临床疗效和广泛的适应症,良好的竞争格局,已成为公司又一个10亿元级的核心大品种;子宫内膜异位症项目已完成入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启动I期临床实验;IL-17A/F单抗完成I期临床试验;一致性评价方面公司已有克拉霉素片、缬沙坦胶囊等6个一致性评价项目获批。


丽珠集团选择了产品集群“广而不泛”、“精而不乏”的路线,深耕化学药领域,不拘泥于创新药分子结构的创新,通过制剂创新和改良型新药的方式构建了自己强大的护城河,这种创新模式也可以给不少创新药企业提供思路。




3、信立泰



相较于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Big Pharma,信立泰从仿制药企业转型为“仿创结合”的创新药企业确实不算早,2019年,信立泰王牌产品泰嘉在集采中落选,公司已经站在了转型的风口浪尖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20年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受到集采和疫情的双重打击,公司遭遇了上市以来的至暗时刻。2021年和2022年则是奋起直追的2年,面对集采和医保谈判,信立泰积极调整策略,将王牌产品的重心从泰嘉逐渐转移到信立坦,信立坦进入医保目录后的销售放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泰嘉的颓势。


公司的创新药管线布局可概括为“中长短期结合,引进与自研互为补充”。短期,从满足临床需求出发,关注成药性强的产品,快速研发获得批准,补充创新产品线,其中代表是S086、恩那度司他以及复格列汀;中长期,专注于更前沿、更先进的技术和靶点药物,如SAL007(JK07)、SAL008(JK08)。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公司即将进入密集的产品收获期(2023年恩那度司他、复格列汀和SAL0107有望获批,2024年S086(高血压适应症)、SAL0108将上市,2025年S086(心衰适应症)、特立帕肽长效预计获批),为持续发展增强产品储备的厚度。


信立泰研发管线

image.png

资料来源:华安证券,公司年报


仔细观察信立泰的研发管线,可以发现信立泰当年依靠泰嘉起家,在心血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经验和渠道资源,从仿制药企业转型为创新药企业,泰嘉积累的利润和经验为之后的转型之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信立泰给无数在过去依靠重磅单品打天下的仿制药企业树立了转型典范,从单品所在细分领域出发,逐步蔓延到其他热门领域,以终为始,昔日的仿制药助力未来的创新药成长。




4、海思科



作为曾经的仿制药王者,海思科吃尽了仿制药的红利,拥有覆盖肠外营养、肿瘤止吐、肝胆消化、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多个领域的四十余款仿制药,包括多款“首仿”或“独仿”。


和信立泰一样,海思科在过去两年里也受到了集采和疫情的双重打击,随着国家集采和医保谈判的常态化推进,海思科的传统优势业务受到了冲击,肠外营养系、肝胆消化、抗生素等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营收下滑。其中,核心产品多拉司琼由于在医保谈判中价格下降超90%,直接导致销售额从2020年的10.2亿元,下降至2021年的1.5亿元。幸福的制药企业总是不同的,不幸福的制药企业总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制药企业面对集采杀价和医保谈判降价带来的杀伤力基本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尽管降价可以使制药企业的王牌产品销售放量,但大部分情况下都难以抵消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带来的“销售悬崖”对企业业绩造成的影响。


面对不利的局面,拥有多年仿制药积淀的海思科果断发力创新药,不追求First in class,更注重对公司产品集群的开拓和协同。环泊酚为丙泊酚me-better药物,正在美国进行麻醉诱导三期临床,未来有望打开国际市场;HSK-7653为两周给药一次的长效DPP-4抑制剂,于2023年1月申报NDA;HSK-16149是普瑞巴林me-better药物,“糖尿病周围神经痛”适应症已于2022年10月申报NDA,“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处于临床Ⅲ期阶段,“辅助镇痛”临床Ⅱ期顺利推进中;HSK-21542为kappa受体部分激动剂,术后镇痛和尿毒症瘙痒适应症处于三期临床,进度处于国内第一梯队;BTK-ProtacHSK29116国内处于一期临床,即将在美国进入Ⅰ期临床。BD方面,公司与美国Aquestive达成关于治疗渐冻症的利鲁唑口腔膜产品的合作,负责该产品在中国的注册和商业化,2023年5月申报NDA。


海思科研发管线

image.png

资料来源:药智网,公司年报




— 结语 —  相较于Big Pharma追求管线“多而强”和BioPharma/Biotech追求First in class,由仿制药企业转型而来的颈部创新药企业在创新药的布局上更加务实和追求效率,在整体发展战略上更注重me better和smart follow,所推进的创新药基本上都是由企业王牌仿制药细分领域衍生,企业自身的研发、临床、销售团队都对该领域高度熟悉,节约了不少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2023年,Big Pharma忙着在“出海”——左手License out,右手收购;BioPharma/Biotech精打细算手上的现金还够不够花,砍管线,裁员,控成本;颈部创新药企业却在不知不觉间逐步转身,成为了创新药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寒冬的冰雪逐渐消融,春日的暖阳将会慢慢地笼罩大地。



【声明】

本站所有发表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应用及治疗方案建议。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联系邮箱:min.wang@thxysw.com



邦恩泰(山东)生物医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3 邦恩泰(山东)生物医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6221号-1